植物型除臭劑
眾所周知,選擇陰離子型聚丙烯酰胺時,其主要指標是分子量,那么分子量對聚丙烯酰胺絮凝劑的絮凝效果有什么影響呢? 今天,我們將介紹目前市場上使用的陰離子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主要是800萬、1200萬和1800萬,并且通常認為分子量越高,絮凝效果越好。聚丙烯酰胺廠家在原水處理中,用有機絮凝劑PAM代替無機絮凝劑,即使不改造沉降池,凈水能力也可提高20%以上。大中城市在供水緊張或水質較差時都采用PAM作為補充。在污水處理中,采用PAM可以增加水回用循環的使用率。陽離子聚丙烯酰胺在水處理工業中的應用主要包括原水處理、污水處理和工業水處理3個方面。在原水處理中,PAM與活性炭等配合使用,可用于生活水中懸浮顆粒的凝聚和澄清;在污水處理中,PAM可用于污泥脫水;在工業水處理中,主要用作配方藥劑。絮凝劑該產品的分子能與分散于溶液中的懸浮粒子架橋吸附,有著極強的絮凝作用。 然而,分子量越大并不是越好,過高的分子量不僅難以溶解,而且大分子的移動也較慢,不能達到絮凝效果。 實驗表明,對相同分子量(>800~850 mL/g特性粘度)、不同水解度的陽離子聚丙烯酰胺的絮凝效果了測試。 水解度、藥物用量與上清液透光率的關系。 煤泥水的質量濃度為40g/L。首先,不同水解度的PHP隨著藥劑用量的增加而增大,透光率先增大到更大值,然后逐漸平緩。 不同水解度絮凝效果不同,更佳水解度為30%。 如果水解度較低,分子鏈上COO基團較少,雖然COOH離解較少,電負性較弱,且帶負電荷煤顆粒的靜電斥力較小,但橋聯效應不如水解度大于30%的好。 水解度為30%的PHP有利于分子的發育和橋聯效應的產生,實驗中水解度為30%的PHP絮凝效果更好。 水解過大,因為COO基團增加,聚合物可以很好地拉伸,但同時也增強了負電,而且由于COO基團增加,非離子聚丙烯酰胺和帶負電煤顆粒表面排斥力增強,甚至阻止了架橋作用。
陰離子聚丙烯酰胺陰離子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可以決定其絮凝作用效果